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柬埔寨3c数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柬埔寨3c数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华为的国际战略的主战场在哪?中国的手机已经走向世界了吗?
谈到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其实是十分抢眼的。
公开数据显示,尽管在美国市场受监管因素影响,目前华为在全球有 33 个国家市场份额超过 15 %,另有 18 个国家市场份额超过 20 %,其中接近半数为欧洲国家。同时华为的低端子品牌荣耀也在印度、非洲、拉美不断提高着市场份额。
华为智能手机业务的表现甚至超出了全世界的预计。
在过去两年里,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大举增加投资,创造了令人吃惊的增长速度。华为能够在高中低端市场发布产品线,覆盖更多消费者,此外还能够在高端手机领域和苹果、三星电子正面较量。
华为的自信来源
这得益于在华为自行开发的人工智能处理器麒麟 970 。这款拇指般大小的芯片,支持植入设备的人工智能功能。这意味着人工智能能够整合到智能手机中,而不是依靠云计算的支持,本地的芯片也将会加速信息处理速度。
目前在市场上,除了苹果和三星,并没有智能手机厂商能够推出人工智能芯片,因此麒麟芯片将是华为一个竞争优势。
如果华为能够证明,人工智能芯片的确能够扩大智能手机的功能,那么将具备提高手机定价的能力,最终成长为市场老大也是可能的。
为什么走出国门?
在国内手机市场一片“厮杀”的红海之下,走出国门占领海外市场,已成为大部份国产手机厂商的战略目标。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因为国产手机厂商输出的不仅是产品,面对价格敏感的新兴市场消费者,凭借着强大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再加上创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玩法,国产手机厂商具备很大的优势。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能够走向世界,展示“中国造”的实力!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华为在欧洲市场做的不错,中国手机也早已走向世界
在做手机之前,华为其实在海外的知名度远高于国内,当时已经是世界前三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设备在非洲和美洲都非常有市场。
1996年,华为开始进入独联体(俄罗斯解体后的国家)市场,为莫斯科与诺沃西比尔斯克之间铺设了3000多千米的光缆。2001年,又与俄罗斯国家电信部门签署了上千万美元的GSM设备供应合同。
1998年开始,华为试水欧美市场,先后在德国部署分布式基站、2G、3G合并基站商用点。2002年底,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1999年到2000年,凭借比竞争对手低30%的价格优势,先后拿下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的GSM市场。随后,华为又以同样的方式把优势逐渐扩大到中东地区和非洲市场。
2002年,华为的海外市场销售额就达到5.52亿美元。尽管2001年到2002年间,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下降了50%,华为的国际销售额还是增长了68%。
15、16年网上有很多人发布华为与联想对比的帖子,称赞华为,让联想莫名躺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路线不同,华为的海外市场策略是通过自己的产品逐渐攻城拔寨,而联想则通过收购吃现成的,华为在研发和产品上精力投入更多而联想在营销和供应链上投入精力更多,这使得华为的品牌和产品有更高的认同度。
而华为十几年硬件的底子,和在海外与爱立信等众多国际巨头拼杀所打磨出的产品品质,使其在进入手机市场后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我曾经阅读过华为内部的硬件设计工作手册,对PCB布线和抗干扰等硬件设计有非常细致的内部规则,这样追求卓越的企业,没理由不优秀。
在2007年苹果垫付手机市场后,中国的厂商一直处于跟随模仿之中,先是HTC短暂的占中国第一,后来小米通过互联网营销和极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迅速成为2014全球前三出货量的手机,但是小米毕竟还年轻,在品质上频频为人诟病,让低调进入手机市场的华为通过品质在3年后坐稳了中国手机头把交椅。
2017年,华为已经后来居上位居全球市场第三,前五大厂商的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排名一致,分别为三星、苹果、华为、OPPO、小米,可喜的是中国产商占有前五中的三个席位。
华为进入手机市场的营销策略也非常高明,首先借3C第一大电商京东的平台,开自己的店,然后在付款和下单时同步倒流到自己的华为商城。在产品线上,有荣耀这样性价比极佳的产品,也有P系列和Mate系列这样可以进军欧洲的高端机型。
在全产业链上,华为也向上游延伸,投入巨资研发麒麟海思等自主研发的芯片,可以说布局非常有长远眼光。
2016年,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7位。华为是我们津津乐道的中国品牌,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柬埔寨3c数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柬埔寨3c数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