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产品的用户画像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数码产品的用户画像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京东的数码产品怎么样?
靠着3C类产品起家的京东,在这方面自然会有着一定的优势,虽然不能说万无一失吧,但是总体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摊上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也是比较低。就拿我自己举个例子,之前在京东买过几个手机,现在用的电脑也是网购的,用了挺长一段时间,质量还是可以的。
对于电商企业来说,用户体验度其实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京东在这个领域比较擅长,自然也会多下一些功夫了。比如前段时间推出的空调24小时急速安装的服务就不错。
消费者在自营商店买空调,会由送货上门的师傅免费安装,如果超过24小时还可以得到一定的赔偿。对于旧的空调呢,如果在炎热夏天不想到处找人来收的话,京东还推出了“以旧换新”的服务,拆旧机装新机,安装工程师还会现场估价,直接给用户现金。
经常看新闻应该也知道,最近有很多家电厂商在和京东合作,也是要和京东联手去进军无界零售,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吧。说到底这也是代表着现代零售行业的一种趋势,很多强势的品牌商都纷纷去拥抱电商企业,寻求转型合作,然后共同迈进无界零售的时代,实体企业有了更好的销售方式,电商企业则是获得了更多的人气和流量。
当然了,像苏宁易购、天猫上的数码产品质量和服务也都是不错的,还是要看个人的意愿和购物习惯,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能以最舒服的方式去消费,就是最值得的了。
在电商领域中,3C类产品可以称得上是京东的优势所在。稍微了解京东发展史的都应该知道,京东本就是靠3C起家的电商平台。而其之所以是京东的优势,在我看来是因为京东对产品渠道把控得比较严格,坚守产品的质量。
要知道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渠道是很广泛的。因此如何在众多渠道中择优录取并不是一件易事。只有保障了产品的质量才能对消费者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而之后京东自建物流仓储,则是为了平台的购物体验打好了地基。毕竟3C类产品还是以手机为主,这并不是袜子衣服。相对来说价格比较高昂,而好的物流体验则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于平台的信任度,在提高产品销量的同时也有利于平台的形象建设。
现在来看,刘强东走的这一步还真没错。京东能够有如今的地位与影响力,物流有着不可或缺的功劳,说是护城河也不为过。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7大物流中心,运营了256 个大型仓库,拥有6906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2655个区县。相信这些商业基础设施和能力,足以能够提供给客户更好的体验。
况且京东还有一个优势便在于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画像、精准推送,洞察用户需求及未来消费走势,给予品牌厂商未来产品创新方向的支持,推进厂商创造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最后我想说的是,或许在未来,京东方面对于3C市场的份额还会进一步扩大。记得在前段时间的时候,京东还宣布要在全国开设超过300家以3C为主的零售体验店,通过技术驱动融合线上线下的方式,重构零售业的格局,这就是一种很直观的表现。
作为一个在京东购物4年的老用户,我可以讲一讲我的经验之谈。京东购物有自营和第三方,买贵重产品建议在自营店购买,京东的数码产品还是很靠谱的,特别是售后,非常的安逸,比之大部分实体店都要好不少,曾经我的电脑出问题了,立马就给换了一台新的,当然是没用几天那种,而且京东的物流也是非常快,最快上午下单下午就能拿到手,最多也就是第二天
京东就是做数码产品起家的,数码产品一直是京东的优势业务,我买数码产品基本都是从京东买的。
大部分主流的数码产品厂家都会和京东合作开设京东自营旗舰店,厂家直接给京东供货,京东负责销售,这种模式大大减少了层层转包的线下分销模式中的流通成本、物流成本。而且京东还可以根据销售数据来预测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不同产品的需求,提前预测各地区各类产品的销量,然后让厂家直接把货发往当地京东仓库,用户下单之后直接从当地仓库发货,大大缩短了送货时间。
所以现在在京东买数码产品的感受就是便宜,而且送货还快,现在很多人一提起买数码产品想到的都是京东。其实不仅仅是数码产品,京东现在已经把优势扩大到了各类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电脑、数码、小家电,大家电等等,可以说是覆盖到了整个电器设备。
这其中手机业务的优势是最明显的。从2011年智能手机兴起开始,京东就和各大手机厂商展开紧密合作,小米是最先开设京东自营旗舰店的,在前几年,小米也是和京东合作最紧密的手机厂商,除了去年双十一,小米包揽了之前历年京东双十一的手机销量冠军。这几年荣耀开始在互联网手机上发力,终于在去年双十一超过了小米,拿到了京东双十一手机销量冠军。
买数码产品上京东还是比较靠谱的,比大部分路边小店和中小电商平台靠谱多了。
京东的家电数码产品还是相对可靠的:学买卖 商家论坛
1.京东的产品分为自营店和品牌旗舰店,还有第三方店铺。
2.自营店属于京东平台运营,管理上和对货品把控比较严。
3.一些品牌手机商主动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店铺,命名为旗舰店。
12306技术团队给自己打90分,如何评价12306铁路购票app的设计?
谢邀。刚好前段时间跟我一个在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上班的程序员朋友聊过类似话题。我个人也觉得12306的设计实有点古老,何不多找几个前端和UI,就可以把界面做的更好,用户体验也上去,而且成本并不高,何乐而不为?
所以我跟他吐槽了一番,结果被他回怼了。。后面聊的时候我才知道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做到,或者这些想法还是有些冗余的,我把他的话简单总结一下。
后端逻辑更重要
今年春节期间铁路客流量据说已经有近40亿左右,特别到临近春节时,大家就会争先恐后抢票,尤其是早上8点到10点的高峰期,后端服务器每秒并发量在最高峰能达到几千万不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其次绝对不能有两个人订到同一张票,每个票的id要唯一,即使两个人订了同一张车票,在支付时也要保证只有一个人支付成功。所以用户的各个操作都要独立出来一个服务,像登录,订票(查询,填表,下定单),支付,查订单,查车票等,然后用大规模集群去处理。这就需要非常多的人手去开发及维护。
大家都习惯的用户界面
目前的用户界面早在很久之前就一直保持这种风格,对于已经习惯了12306的用户来说,改不改没多大差别,就是登录、购票、查票、退出App等这么一个流程。针对购票和查票等重要功能也很简单操作,减少了大量用户的学习成本,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会在上面购票,如果App操作逻辑也会带来不适。我朋友是这样说的,这是一款服务性需求极强的软件,不需要它多美观,但要保证它能用以及好用,如果服务出了问题,就麻烦大了。
所以他们着重点在于12306的后台服务端集群,只要保证让大家顺利购票即可。无论通过其他购票软件或者12306的官方App,你可以选择一款UI界面好看的软件,但最后都要靠着12306本身后端的强大支撑能力才能搞定春运和国庆这种大节日的高强度并发请求,只能说他们真不容易。
如果你对学习人工智能和科技新闻感兴趣,可以订阅我的头条号,我会在这里发布所有与算法、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有关的有趣文章。偶尔也回答有趣的问题,有问题可随时在评论区回复和讨论,看到即回。
(码字不易,若文章对你帮助可点赞支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产品的用户画像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产品的用户画像分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